东皋

词语解释
东皋[ dōng gāo ]
⒈ (1639-1695)明末僧人。初名兆隐。俗姓蒋,字心越。浙江浦阳(今浦江)人。幼时剃度于苏州报恩寺。明亡后隐居杭州永福寺。1677年应邀赴日本。说法之余,讲授琴艺和书画篆刻。死后,日人铃木龙集其琴歌传谱十五首,辑成《东皋琴谱》。
引证解释
⒈ 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引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方将耕於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宋 范仲淹 《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铭》:“以东皋所入,日为鸡黍之具,故贫而常乐。”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见山川掩映,东皋丽日明,到处香车簇拥。”
国语辞典
东皋[ dōng gāo ]
⒈ 明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1639~1695)俗姓蒋,名兴畴,讲经之余,兼及我国古琴、书画及治印技巧。死后其徒辑其传谱,收十五曲,称为《东皋琴谱》。
⒉ 东方的田野或高地。多指归隐后的耕地。
引《文选·阮籍·奏记诣蒋公》:「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
分字解释
※ "东皋"的意思解释、东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东皋”的意思:
“东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个词语,指的是东方的高地。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指代乡村、田园或隐居之地,带有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东皋”并没有专门的解释,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即“东”指方位,“皋”指高地,合起来即指东方的高地。
出处:
“东皋”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更多地出现在唐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的“东皋”。
同义词:
东郊、东郊外、田园、乡村、山野
反义词:
闹市、都市、繁华地区
相关词语:
田园诗、山水田园、隐居、渔樵耕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东皋”作为一个文学词汇,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与隐逸、田园生活等主题相关联。
造句:
春日里,他带着满腔诗意,来到了东皋,希望能在这片宁静的田园中寻得心灵的慰藉。
相关词语
- dōng fú东服
- bàn dōng办东
- dōng guān东关
- lǎo dōng老东
- guān dōng jūn关东军
- yùn dōng dōng晕东东
- zī dōng资东
- huài dōng xī坏东西
- háng dōng行东
- diàn dōng佃东
- dōng tǔ东土
- lóng dōng龙东
- dài dōng待东
- liáo dōng辽东
- jiāng dōng江东
- yuǎn dōng远东
- dōng gāng东冈
- qiáng dōng yǐn墙东隐
- lǎo dōng jiā老东家
- hàn dōng zhū汉东珠
- dōng jìn东晋
- tài dōng泰东
- dà dōng大东
- yù xī dōng玉西东
- qí dōng齐东
- xián dōng贤东
- xú hǎi dōng徐海东
- dāng dōng当东
- dōng fù东父
- dōng yuè东岳
- jiǎo jīn dōng lù角巾东路
- zuì dōng fēng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