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nbào

电报


拼音diàn bào
注音ㄉ一ㄢˋ ㄅㄠˋ

繁体電報
词性名词

电报

词语解释

电报[ diàn bào ]

⒈  通过电报机发送的消息。

telegram; telegraph; telecommunlcationicable; cablegram;

引证解释

⒈  利用电报设备传递的文字信息。

王闿运 《衡阳彭公行状》:“羣帅及枢廷总署数十大臣电报日至,皇皇以船存亡为安危。”
老舍 《樱海集·牺牲》:“暑假中,学校给他家里打了电报,来了人,把他接回去。”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葛专员 知道分区司令在 沙家店 驻,就打电报叫他们转告我。”

⒉  用电信号传送电码、文件、图表、照片等的通信方式。有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传送文件、图表、照片真迹称传真电报。

国语辞典

电报[ diàn bào ]

⒈  以电的讯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一般电报有专用的架空线或地下电缆,用来传送代表各种讯息的电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是依据编码来发送的,为长音和短音的组合。接收端经解码后即可明了信息的内容。

分字解释


※ "电报"的意思解释、电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每年记住一个“电报挂号”般的名词,不妨碍市民对整治道路的积极评价,只因杭州主城区这样人口稠密、交通频繁之地,对道路资源的需求是刚性的。

2.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与此同时,军统驻厦门鼓浪屿侦听台一位姜姓女侦听员发现日本海军电报非同寻常,同时发现厦门海面有日本军舰异动,并立即向“豁庐”报告,引起蒋介石的重视。

4.十堰市委宣传部前日还在当地门户网站秦楚网发布消息称,1995年至1996年,郭元荣以举报为名,多次用投寄信件、拍发电报方式,侮辱诽谤、攻击诬陷他人。

5.胡启蒙,人送绰号“小神童”,平时没事干的时候就爱拿起书来念出一段让人费解的数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读电报码。

6.我们宇宙香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设备完善,技术一流,请您记住电报挂号:一推六二五;电话:不管三七二十一。

7.他很少说话,即使说话,也精选每一个字,好像在草拟电报稿。

8.他接到从新疆发来的关于他叔叔病危的电报,急得坐立不安。

9.每年记住一个“电报挂号”般的名词,不妨碍市民对整治道路的积极评价,只因杭州主城区这样人口稠密、交通频繁之地,对道路资源的需求是刚性的。

10.十堰市委宣传部5日还在当地门户网站秦楚网发布消息称,1995年至1996年,郭元荣以举报为名,多次用投寄信件、拍发电报方式,侮辱诽谤、攻击诬陷他人。


AI解释


词语“电报”的意思:

电报是一种通过电报机发送和接收的电信通信方式,主要用于传递文字信息。它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是早期的远距离通信工具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电报”的解释没有直接记载,因为电报是19世纪末才出现的通信工具,而《康熙字典》编纂于清朝康熙年间。

出处:

电报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电报是由美国的塞缪尔·莫尔斯在1837年发明的。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报机。

同义词:

电文、电信、电信报

反义词:

信件、书信、邮递

相关词语:

电报局、电报码、电信技术、电报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电报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故事是关于爱迪生和莫尔斯的。据说,爱迪生曾向莫尔斯提出改进电报机的建议,但莫尔斯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电报已经足够完美。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电报技术的信心和对创新的重视。

造句:

在19世纪末,电报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迅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