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直若屈大直若屈的意思
zhíruò

大直若屈


拼音dà zhí ruò qū
注音ㄉㄚˋ ㄓˊ ㄖㄨㄛˋ ㄑㄨ

成语解释 大直若屈

大直若屈

词语解释

大直若屈[ dà zhí ruò qū ]

⒈  亦作“大直若诎”。

⒉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大直若詘”。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詘,大辩若訥。”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论》:“叔孙通 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 汉 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 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国语辞典

大直若屈[ dà zhí ruò qū ]

⒈  品行端直者,外表似委曲而不显露。

《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分字解释


※ "大直若屈"的意思解释、大直若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直若屈”的意思:

这个词语出自《道德经》,用来形容真正的大直往往看起来像是弯曲的。它强调的是外表与内在的矛盾,即真正的正直和坦率有时并不被表面现象所显现。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大直若屈”并没有直接的解释,因为这是一个成语,而非单个汉字的释义。成语“大直若屈”通常被解释为外表看似弯曲,实则内心正直。

出处: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也,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也,以其上求利之厚,是以轻死。民之生也,以其上德厚之,是以长生。故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同义词:

刚直不阿、正直无邪、坦荡无私

反义词:

曲意逢迎、阿谀奉承、巧言令色

相关词语:

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坦率直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大直若屈”这个成语在网络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似柔弱或妥协,实则内心坚定、不妥协的人。一个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可能是关于某个职场人士,尽管在工作中常常被上司和同事误解,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面对强大的压力和诱惑时,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大直若屈,也从不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