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大同书大同书的意思
tóngshū

大同书


拼音dà tóng shū
注音ㄉㄚˋ ㄊㄨㄥˊ ㄕㄨ

繁体大同書

大同书

词语解释

大同书[ dà tóng shū ]

⒈  康有为著。始作于1884年,成书于1901-1902年。共十卷。具体描述了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但主张用改良的方法来实现。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但带有空想色彩。

国语辞典

大同书[ dà tóng shū ]

⒈  书名。清康有为撰。以礼记礼运篇所陈之说为基础,述其理想中的世界。

分字解释


※ "大同书"的意思解释、大同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同书”:

意思:

“大同书”是康有为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一个理想社会概念,意指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它源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理念,强调社会和谐与道德修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大同书”这一词语,因为它是近代的名词,不属于康熙字典的时代范畴。

出处:

“大同书”最早出现在康有为的著作《大同书》中,该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版。

同义词:

和平世界

理想社会

公平社会

反义词:

战争

混乱

不公

相关词语:

大同理想

和谐社会

乌托邦

天堂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大同书”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理想社会的寓言或故事,如《乌托邦》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曾提出过实现“大同书”的理想社会方案,希望国家能够走向和谐、公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