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貉小貉

词语解释
大貉小貉[ dà mò xiǎo mò ]
⒈ 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相传其实行二十税一的税制。儒家以为尧舜之道为十税一,少于十税一为行貉之道。十四五税一为大貉,十二三税一为小貉。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徐彦疏。
引证解释
⒈ 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相传其实行二十税一的税制。儒家以为 尧 舜 之道为十税一,少于十税一为行 貉 之道。十四五税一为大 貉,十二三税一为小 貉。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徐彦 疏。
引《孟子·告子下》:“欲轻之於 尧 舜 之道者,大 貉 小 貉 也;欲重之於 尧 舜 之道者,大 桀 小 桀 也。”
亦作“大貊小貊”。 《尚书大传》卷四:“古者十税一。多于十税一,谓之大 桀 小 桀 ;少于十税一,谓之大 貊 小 貊。”
分字解释
※ "大貉小貉"的意思解释、大貉小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大貉小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意思是指大小都是一样的东西或人,通常用来形容没有区别,或者指品质、行为等相同。
康熙字典解释:
“貉”,一种哺乳动物,形似狐,毛皮有白有黑。
“大貉小貉”,形容事物或人没有区别。
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曰:‘大貉小貉,同病相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大貉还是小貉,都是同类,有共同的病痛,因此应该互相怜悯。
同义词:
同义词有“大同小异”、“一模一样”等。
反义词:
反义词有“截然不同”、“风马牛不相及”等。
相关词语:
相关词语有“貉子”、“貉皮”、“貉子皮袄”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引用历史故事来阐释其意义。如上述《史记》中的故事,说明了同类之间应该相互关爱。
造句:
虽然他们俩是父子关系,但他们的品行大貉小貉,都为人所不齿。
以下是用“大貉小貉”造句的例子:
在这个家族里,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他们的品行大貉小貉,都显得十分不堪。
相关词语
- bù dà不大
- xiǎo huì zǐ小会子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xiǎo lù小路
- xiē xiǎo些小
- dà dōu大都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dà niáng大娘
- xiǎo xiǎo shuō小小说
- dà yì miè qīn大义灭亲
- dà dòng mài大动脉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qiáng dà强大
- dà gū大姑
- dà zhèng大正
- dà nián大年
- dà píng大平
- dà gàn大干
- xiǎo píng qián小平钱
- diàn dà电大
- zhòng dà重大
- xiǎo nián yè小年夜
- xiǎo gàn wǔ小干仵
- dà kǒu大口
- xiǎo jié yè小节夜
- dà shǐ大史
- gǔ jīn xiǎo shuō古今小说
- dà tīng大厅
- dà sàng大丧
- xiǎo dǎ小打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dà yuán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