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ǐzhòu

齿胄


拼音chǐ zhòu
注音ㄔˇ ㄓㄡˋ

繁体齒胄

齿胄

词语解释

齿胄[ chǐ zhòu ]

⒈  指太子入学与公卿之子依年龄为序。

引证解释

⒈  指太子入学与公卿之子依年龄为序。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闈而齿胄。”
李周翰 注:“公卿之子为胄子。言太子入学,以年大小为次,不以天子之子为上,故云齿胄。齿,年也。”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爰自主鬯春宫,齿胄国学,孝友之美,实形四方。”
宋 徐铉 《文献太子挽歌词》之五:“綵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太常丞 段顒 请国学五经博士各讲本经,以申横经齿胄之义,从之。”

分字解释


※ "齿胄"的意思解释、齿胄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齿胄”的意思:

“齿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古代士兵或武官的盔甲和武器。其中,“齿”字在这里指的是盔甲的齿状装饰,而“胄”指头盔或盔甲。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齿胄”可能被解释为“战士的盔甲和武器”,但具体解释可能因版本而异。

出处:

“齿胄”作为一个成语或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中对士兵装备的描述。

同义词:

兵甲

盔甲

武装

反义词:

无甲

裸体

裸露

相关词语:

齿刃(盔甲上的锐利边缘)

齿缝(盔甲之间的缝隙)

胄衣(头盔下的衣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齿胄”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它更多出现在历史小说、古装剧或与古代军事相关的文本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英勇的将士们身着齿胄,手持长矛,奋勇杀敌,保卫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