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卤

词语解释
斥卤[ chì lǔ ]
⒈ 盐碱地。指盐。
引证解释
⒈ 盐碱地。
引《吕氏春秋·乐成》:“鄴 有圣令,时为 史公,决 漳水,灌 鄴 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让膏壤於陆海,爰躬耕乎斥卤。”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咸薄之地,名为斥卤。”
清 魏源 《筹河篇中》:“凡 沙河 所经……皆歷年 河 决正溜所衝之地,非沙压,即斥卤。”
⒉ 指盐。
引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作咸》:“四海之中,五服而外,为蔬为穀,皆有寂灭之乡,而斥卤则巧生以待。”
国语辞典
斥卤[ chì lǔ ]
⒈ 无法耕种的咸碱地。
引《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之稻梁。」
《抱朴子·外篇·嘉遯》:「让膏壤于陆海,爰躬耕乎斥卤。」
分字解释
※ "斥卤"的意思解释、斥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斥卤”的意思:
“斥卤”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通常指盐碱地或盐碱土。这种土地由于含盐分较高,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斥卤”并未直接收录,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解释与盐碱地相关。
出处:
“斥卤”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献中有所出现,多用于描述土地的性质。
同义词:
盐碱地
盐碱土
盐碱滩
反义词:
肥沃土地
黑土地
相关词语:
盐碱化
土壤改良
农田水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斥卤”是一个较为冷门的词汇,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不过,可以想象一些与盐碱地相关的故事,比如古代农民为了改良斥卤地而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农民们为了改善斥卤地的土壤,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灌溉和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