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bào

朝报


拼音cháo bào
注音ㄔㄠˊ ㄅㄠˋ

繁体朝報

朝报

词语解释

朝报[ cháo bào ]

⒈  朝廷的公报。刊载诏令、奏章及官吏任免等事。汉唐诸朝由诸藩京邸传抄转报,称邸抄或邸报。后世有由内阁钞发的,称为阁钞;有由六科钞发的,称为科钞。在外省统称为朝报,又称京报。

引证解释

⒈  朝廷的公报。刊载诏令、奏章及官吏任免等事。 汉 唐 诸朝由诸藩京邸传抄转报,称邸抄或邸报。后世有由内阁钞发的,称为阁钞;有由六科钞发的,称为科钞。在外省统称为朝报,又称京报。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朝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朝报》。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黄国》:“中遭嘖言指其他无所长,但能多收朝报耳。”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母亲不须愁烦。闻公公去买朝报,想就知消息也。”
清 梅曾亮 《赠孙秋士序》:“居近 正阳门,不二三里,目不见朝报一字,不知何者为今日时事,达官要人。”

国语辞典

朝报[ cháo bào ]

⒈  朝廷用来刊载诏令、奏章、官吏任免等事的公报。

分字解释


※ "朝报"的意思解释、朝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些旧资料数据都是断烂朝报了,可以扔掉了。

2.这些旧资料数据都是断烂朝报了,可以扔掉了。


AI解释


词语“朝报”的意思:

“朝报”是指古代朝廷发布的官方报纸或公告,主要用于发布朝廷政令、官员任免、重要事件等信息。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朝报”的解释为:“朝报,朝廷之报也。朝廷所行之事,必先报之于朝,故曰朝报。”

出处:

“朝报”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类似的概念和形式。

同义词:

官报

宫报

朝章

朝旨

反义词:

私报

秘报

相关词语:

朝廷

官府

政令

官员

宣布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朝报”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古代的“朝报”在传递信息、发布政令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百姓们通过阅读“朝报”了解朝廷动态,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下令,要求各省官员必须将当地的民生状况及时上报朝廷,以供朝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