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táng

草堂


拼音cǎo táng
注音ㄘㄠˇ ㄊㄤˊ
词性名词

草堂

词语解释

草堂[ cǎo táng ]

⒈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thatched cottage;

引证解释

⒈  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钟山 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驛路,勒移山庭。”
唐 杜甫 《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 百花潭 水即沧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杜少陵 在 成都 有两草堂,一在 万里桥 之西,一在 浣花,皆见於诗中。”
清 纳兰性德 《寄梁汾并葺茅屋以招之》诗:“聚首羡麋鹿,为君搆草堂。”

国语辞典

草堂[ cǎo táng ]

⒈  隐士自称其居住的地方。如唐代杜甫的浣花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⒉  草舍、草屋。

《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携住鲁达的手,直至草堂上,分宾而坐。」
《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著说话儿。」

分字解释


※ "草堂"的意思解释、草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一把位就是你所吹奏曲子的调子所在的位置,也是口琴的调子。草堂的课程中,前十课讲述关于第一把位吹奏。

2.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3.九九重阳喜洋洋,祝愿您欢天喜地红花郎,前路宽广似岷江,美味生活老鸭汤,红红火火串串香,展翅高飞比川航,轰轰烈烈赛攀钢,平平安安如草堂!

4.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5.只见他昂首阔步,也正走向百草堂。


AI解释


词语“草堂”的意思:

“草堂”是指用草搭建的简陋房屋,常用来形容清贫的知识分子或隐居者的住所。在古代,草堂往往与文人墨客、隐士的清高、宁静的生活相联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草堂”的解释是:“草堂,草屋也。在山间者,多隐士所居。”

出处:

“草堂”一词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断其与古代隐士、文人的生活有关。如唐代诗人杜甫在其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提到的“茅屋”,可以看作是“草堂”的一种。

同义词:

茅屋、草庐、陋室、茅棚、草舍

反义词:

豪华、富丽、宽敞

相关词语:

隐士、文士、田园、山水、隐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中,有一个关于“草堂”的著名故事叫做《草堂记》。这个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草堂中修行,最终得到高人指点,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

造句:

他虽然身无分文,但依然在山林中搭建了一间草堂,过上了清贫而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