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

草拟


拼音cǎo nǐ
注音ㄘㄠˇ ㄋ一ˇ

繁体草擬
词性动词


草拟

词语解释

草拟[ cǎo nǐ ]

⒈  起草;初步拟出。

草拟文件。

draft; prepare; draw up;

引证解释

⒈  起草;初步设计。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南后 :国王已经听信了 屈原 的话,要和 齐国 重申和亲的盟约,已经叫你们在草拟国书了。”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二:“白大夫 正伏在桌子上在审视他亲自草拟的特种外科医院的计划。”

国语辞典

草拟[ cǎo nǐ ]

⒈  起拟草稿。

如:「草拟大纲」。

起草

英语first draft, to draw up (a first version)​

德语abfassen, konzipieren (S, Lit)​

分字解释


※ "草拟"的意思解释、草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很少说话,即使说话,也精选每一个字,好像在草拟电报稿。

2.我们游戏的缔造者草拟技能和天赋树的气壮山河的语句时,曾向每一个人许下了诺言。

3.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

4.美国和欧洲当局欲草拟监管民间衍生品市场的新规定,希望用面面俱到的防范措施,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5.二百十四、美国和欧洲当局欲草拟监管民间衍生品市场的新规定,希望用面面俱到的防范措施,避免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6.是以昨晚连夜合议下,三国领事和商人代表又草拟了一个新章程,这时阿礼国就拿了出来,递给了旁边的书办,又由书办恭恭敬敬送到叶昭面前。


AI解释


词语“草拟”的意思:

草拟,指的是初步起草、草稿拟定。多用于指撰写正式文件、文稿或计划等的初稿。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草拟”一词,但根据“草”和“拟”的单独解释,“草”有草创、草率之意,“拟”有比照、拟定之意,可以推测“草拟”可能是康熙字典作者根据这两个字的意思组合而成,意指草率地拟定或草创。

出处:

“草拟”一词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是由“草”和“拟”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语,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

同义词:

草创、拟定、草稿、起草

反义词:

定稿、完成、成熟

相关词语:

草稿、草案、草案稿、草案稿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草拟”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事件中的故事。例如,一些历史文献的编纂过程中,先是由学者或官员草拟初稿,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后形成定稿。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确保会议纪要的准确性,会议秘书需要立即草拟一份纪要初稿,然后提交给与会人员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