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ó yuǎn tiē
注音ㄅㄛˊ ㄩㄢˇ ㄊ一ㄝ
繁体伯遠帖
⒈ 晋王珣尺牍,五行四十七字,行书。此帖笔法峻拔刚断,意味高古,为晋人妙品。清代列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⒈ 晋 王珣 尺牍,五行四十七字,行书。此帖笔法峻拔刚断,意味高古,为 晋 人妙品。 清 代列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⒈ 一种书法帖。为晋王珣所写的行书尺牍,是三希堂第三希。运笔极为自然,笔画虽多连贯之势,而字字各自分立,潇洒优游,风神古逸,沁人心脾。
词语“伯远帖”:
意思:伯远帖是古代书法作品的一种,指的是以伯远为题的书法作品。伯远,人名,是古代书法家的名字。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解释“伯远帖”,但可以理解为“伯远”的书法作品。
出处:《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同义词:伯远书、伯远手迹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王羲之、书法、帖、墨宝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伯远帖》的故事不多,但可以提及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快雪时晴帖”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网络故事或典故:相传王羲之在写《伯远帖》时,因为天气寒冷,手指冻僵,但他仍然坚持写作,最终完成了这幅作品。这个故事体现了王羲之对书法的执着和敬业精神。
造句:这幅《伯远帖》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其笔法遒劲有力,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