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


拼音bō jí
注音ㄅㄛ ㄐ一ˊ
词性动词

波及

词语解释

波及[ bō jí ]

⒈  扩散到;传播到。

疾病波及全岛。

spread to;

⒉  影响到。

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involve; affect;

引证解释

⒈  扩散到;传播到。

《国语·晋语四》:“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之,又何以报?”
《魏书·天象志三》:“其餘灾波及 晋 魏,仍其兵革之祸。”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我们三个,一齐具疏,求上帝推男子之爱,波及妇人,免他轮迴一转。”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这个运动波及十多个省的大小城市。”

⒉  影响到;牵连到。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其间耗费简札,役用心神者,其可数乎?登文章之籙,波及后代,越不过数十人耳。”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今日之祸,波及妻子。”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设此营兵士受革命军波及,反受危险,不若将輜重营全体带至 汉口 清静地方集合,再从长计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章:“有些不明了政策,怕波及自己而自杀。”

国语辞典

波及[ bō jí ]

⒈  泽及、影响。比喻如水波扩散,及于四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越不过数十人耳。」

英语to spread to, to involve, to affect

德语erfassen, verbreitet sein, sich ausdehnen über (Psych)​

法语affecter, toucher

分字解释


※ "波及"的意思解释、波及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阴痒症,又名**痒、外阴瘙痒,是指妇女外阴及阴中瘙痒,甚则波及肛门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

2.在这偏僻的南中部山村,全年无任何大事可叙,而这平静的湖面因袁氏宗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的提议,顿时激起层层涟漪,波及这名不见经传的都昌县全体袁氏村落。

3.工业化的进程总是让人为难,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周边环境,虽说郁南的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周边城市却发展迅速,波及这里的生态。

4.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波及绵阳市平武县响岩、平通等乡镇,引起建筑物及山体崩塌。

5.国有媒体通常对于各种危机都是轻描淡写,这次燃油危机波及面之广在这些媒体的报道中也可见一斑。

6.在这个世界上最极端的暴力是战争和杀戮,而家庭暴力是紧随其后的,也是最常见最隐蔽的,这波及到千家万户,而受害人往往是妇女、儿童,还有没有抵御能力的老人。

7.经过这次经融风暴,许多在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企业,都收到了波及和影响。

8.她的微笑完全含蓄在口缝之间,口唇抿着的皱痕一直波及面颊,脸上的高凸与低陷几乎全以表示微笑的皱痕为中心。下眼皮差不多是直线的,因此眼眼觉得扁长了些,这眼睛的倾向,自然也和口唇一样,是微笑的标识。

9.经过这次经融风暴,许多在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企业,都收到了波及和影响。

10.国有媒体通常对于各种危机都是轻描淡写,这次燃油危机波及面之广在这些媒体的报道中也可见一斑。


AI解释


词语“波及”的意思是:影响到,牵连到。通常用于形容某种事件、情况、行为等对其他事物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

康熙字典解释:

波及:波,水动也;及,至也。谓波涛所至,亦谓事之波及。

出处:

“波及”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测其出处可能源自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波浪所及之处。

同义词:

涉及到、影响、牵连、波及、波及到、波及到

反义词:

不影响、无关、无损、无关痛痒

相关词语:

波涛汹涌、波及范围、波及面、波及效果、波及人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暂无明确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波及”一词直接相关。

用“波及”造句:

由于这次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波及到了周边的居民生活,影响了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