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

词语解释
编钟[ biān zhōng ]
⒈ 中国古代祭祀、宴享用的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乐钟。
英serial bells;
引证解释
⒈ 见“编鐘”。亦作“编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顶端铸有半环,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悬于一木架上,故称“编鐘”。
引《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
郑玄 注:“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
贾公彦 疏:“‘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者,按《史记》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是古者未有纸,皆以韦编竹简,此钟磬亦编之,十六枚在一簴,故读从之也。”
《隋书·音乐志下》:“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於一簨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编钟形稍褊,上下两层掛之,架两角缀以流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更点击钟》:“太史门有典鐘二百八十人,常击编鐘。”
国语辞典
编钟[ biān zhōng ]
⒈ 乐器名。十六钟同悬,分为两层,其形制随音阶的高低而不同,音愈高者,钟形愈小;音愈低者,钟形愈大。西元一九七八年在湖北省随县曾出土一套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最庞大的乐器,共有六十五个钟,横跨五个八度音阶,甚至每座钟可发出二个完全不同的音阶,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上重要的乐器。
分字解释
※ "编钟"的意思解释、编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2.古编钟演奏的古曲,如黄钟大吕,不同凡响。
3.沉睡了千年的古编钟又焕发青春,为中华的乐坛增添了光彩。
4.中华文明,成果壮观。编钟神韵,回荡耳边。四书五经,修身经典。民族艺术,光耀人间。唐诗宋词,意境深远。红楼巨著,文坛顶尖。百花齐放,香飘漫天。
5.古编钟演奏的古曲,如黄钟大吕,不同凡响。
6.在巍峨庄重、精美华丽的编钟面前,希拉克夫人仔细地观赏编钟及钟架上的装饰。
7.沉睡了千年的古编钟又焕发青春,为中华的乐坛增添了光彩。
AI解释
词语“编钟”的意思: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由多个大小不同的钟组成,通过悬挂在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发声。它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编钟”的解释可能涉及其制作材料、形状、用途等,但由于《康熙字典》是清代编纂的大型字典,具体的解释内容需要查阅原典。
出处:
编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西周时期,但最为著名的是战国时期的编钟,其中以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最为著名。
同义词:
钟、鼓、乐钟
反义词:
无固定反义词,但可以与不相关的乐器或音乐形式相对比,如“电子琴”、“吉他”等。
相关词语:
钟鼓之乐、宫廷音乐、古代乐器、音乐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编钟的故事之一是关于曾侯乙编钟的发现。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的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编钟,其中一套完整的编钟被称为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造句:
在古代的宫廷宴会上,编钟的悠扬乐声与丝竹之音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和谐的气氛。
相关词语
- biān zào编造
- biān zhì编制
- gǎi biān改编
- biān xuǎn编选
- hé biān合编
- biān nián shǐ编年史
- zhǔ biān主编
-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见钟情
- biān hào编号
- zhōng lǐ hé钟理和
- jǐng zhōng警钟
- biān nián tǐ编年体
- biān mǎ编码
- biān xiào编校
- shí zhōng时钟
- shēng wù zhōng生物钟
- zhuàng mù zhōng撞木钟
- biān mù编目
- biān xiě编写
- cǎo biān草编
- dù jiǎn yí biān蠹简遗编
- shí èr zhōng十二钟
- duàn jiǎn yí biān断简遗编
- biān jí编辑
- zhōng dǐng钟鼎
- biān dǎo编导
- míng zhōng暝钟
- zhōng bǎi钟摆
- jīn zhōng zhào金钟罩
- biān liè编列
- wéi biān韦编
- biān pái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