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wèi

备位


拼音bèi wèi
注音ㄅㄟˋ ㄨㄟˋ

繁体備位

备位

词语解释

备位[ bèi wèi ]

⒈  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

⒉  泛指充任,任职。

⒊  充数;凑数。

引证解释

⒈  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

《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上书曰:‘臣以外属,越次备位,未能奉称。’”
宋 范公偁 《过庭录》:“我受国厚恩,备位宰辅,合沥血恳陈。”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臣今备位政府,理实为嫌。”

⒉  泛指充任,任职。

《后汉书·儒林传·杨政》:“﹝ 政 ﹞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生之道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备位后庭,素称淑慎。”

⒊  充数;凑数。

《旧唐书·宪宗纪下》:“德宗 不委政宰相,人间细务,多自临决……宰相备位而已。”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四年》:“上以用兵之际, 宏 循默备位,而 昌言 多上边事利害,故两换之。”

国语辞典

备位[ bèi wèi ]

⒈  自谦充数之词。

《汉书·卷七四·魏相传》:「臣相幸得备位,不能奉明法,广教化,理四方,以宣圣德。」

分字解释


※ "备位"的意思解释、备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备位”的意思:

“备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担任某种职务或职位,通常带有预备或候补的含义。在古代,官员的任命有时会先设立一个预备职位,等待正式任命的到来。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备位”的解释为:“备位,谓预备官位也。亦谓备职也。”

出处:

“备位”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献、诗词和小说中。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备位江湖客,相逢尽是官”的诗句。

同义词:

预备、候补、备职、备员

反义词:

正式、任命、在位、在职

相关词语:

官位、职位、职务、候补、预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备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成语“备位以待”,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在秦国被囚禁,他的门客冯谖通过巧妙安排,使孟尝君得以逃脱。其中,“备位以待”表示预先安排好职位等待孟尝君归来。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虽然现在只是公司的一个备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晋升为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