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

贝母


拼音bèi mǔ
注音ㄅㄟˋ ㄇㄨˇ

繁体貝母
词性名词

贝母

词语解释

贝母[ bèi mǔ ]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fritillary;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形,似韭,花黄绿色,下垂像钟。鳞茎入药有止咳祛痰等作用。

《诗·鄘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毛 传:“蝱,贝母也。”
宋 张载 《贝母》诗:“贝母阶前梦百寻,双桐盘遶叶森森。”
阿英 《许穆夫人》:“上山岗采贝母为的是治病。”

国语辞典

贝母[ bèi mǔ ]

⒈  植物名。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一尺左右,叶狭长。花盖六片,色淡黄微绿。地下茎白色,可以入药,因其形状如集贝子,故称为「贝母」。

分字解释


※ "贝母"的意思解释、贝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据了解,届时,名品郁金香DucvanTol、野生花卉大花葱、花贝母以及罕有花卉新品“冰琪淋”都将出现在市民眼前。

2.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纹党,花椒、贝母、蜂蜜、天麻.

3.2006年,北京植物园在球根花卉展区内种植了150种郁金香、风信子、贝母、大花葱,其中70%的品种都是首次引进。

4.一百零七、帅科长称,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小鸟们还很挑食,花葱、贝母、瓜叶菊和报春花类的花,它们碰都不碰。


AI解释


词语“贝母”:

意思:

贝母,指贝类动物体内的一种有粉质的白色或淡黄色块状物,也指用这种物质制成的中药材。中药材贝母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贝母”的解释可能涉及它的药用价值和形态描述,但由于康熙字典是古代字典,具体的解释可能需要查阅原著。

出处:

贝母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这是一部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

同义词:

乳香、粉贝、白贝母

反义词:

无特定的反义词,但可以与表示相反功效的药材相对比,如温性药材。

相关词语:

清热药、润肺药、化痰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贝母在中医中的应用历史悠久,但具体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在中医文化中,贝母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细腻和内在的价值。

用这个词语造句:

医生建议患者多吃一些贝母,以帮助缓解咳嗽和痰多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