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漆


拼音kè qī
注音ㄎㄜˋ ㄑ一

刻漆

词语解释

刻漆[ kè qī ]

⒈  谓割开漆树皮,使漆液流出。

引证解释

⒈  谓割开漆树皮,使漆液流出。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剥桂刻漆,非木之愿;拔鶡裂翠,非鸟所欲。”

分字解释


※ "刻漆"的意思解释、刻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刻漆”的意思:

“刻漆”是指用刻刀在漆器上雕刻图案或文字的艺术形式。这种技艺要求刀工精湛,漆面光滑,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可能没有直接收录“刻漆”这个词,但如果从字面解释,“刻”是指雕刻,而“漆”是指漆器或漆木,因此可以理解为雕刻在漆器上的技艺。

出处:

“刻漆”作为技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尤其在明清时期,这种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同义词:

雕漆

雕刻漆器

反义词:

涂漆

漆画(如果指的是纯绘画而不是雕刻的话)

相关词语:

漆器

刻刀

雕刻

传统工艺

文化遗产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刻漆”是一种传统的技艺,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传统艺术爱好者的讨论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古代工匠如何精湛刻漆技艺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件古董漆盒上的花鸟图案雕刻得栩栩如生,可见工匠的刻漆技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