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道迹


拼音dào jì
注音ㄉㄠˋ ㄐ一ˋ

繁体道跡

道迹

词语解释

道迹[ dào jì ]

⒈  见“道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道蹟”。

⒉  道家的教义。

《南史·顾欢传》:“佛跡光大,宜以化物。道跡密微,利用为己。”
唐 郝处俊 《僧道拜君亲议状》:“窃闻道迹希微,立言资於黼帝;释教虚寂,垂法依於国王。”

⒊  道家的事业。见“道跡”。

唐 王绍宗 《兄元宗口授铭》序:“外姻密友,凭真考行,强号曰 太和先生,庶追道跡,先众妙也。”

分字解释


※ "道迹"的意思解释、道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道迹”的意思:

“道迹”一词通常指的是道家或隐士的行踪或踪迹,也可以指某种哲学思想或道德观念的体现。在古代,常用来形容隐逸山林、不问世事的隐士的行踪。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道迹”这个词语,但根据其组成部分“道”和“迹”的解释,可以推测“道迹”可能是指与“道”相关的“踪迹”。

出处:

“道迹”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根据“道”和“迹”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认为是一个合成词。

同义词:

道踪

道行

道影

反义词:

无迹可寻

踪迹难觅

相关词语:

道家

道教

道德

道行

道法自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道迹”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隐士或道家思想的故事,如《庄子·逍遥游》中描述的隐士故事,他们追求道,不问世事,留下了许多关于“道迹”的传说。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隐士在山林中留下了许多道迹,成为后世人们仰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