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

词语解释
竹书[ zhú shū ]
⒈ 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后人称编缀成册的竹简为竹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后人称编缀成册的竹简为竹书。
引《晋书·束晳传》:“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书数十车。”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
清 黄景仁 《貂裘换酒·题万黍维持筹读律图》词:“更问竹书三尺底,夜深时、多少钱神哭?”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盖草昧大闢,竹书方备,纳言委巷,受职史官:芻説鄙谈,以简朴为美。”
国语辞典
竹书[ zhú shū ]
⒈ 写在竹简上的文书。
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竹书无落简之谬。」
⒉ 竹书纪年的简称。参见「竹书纪年」条。
分字解释
※ "竹书"的意思解释、竹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兰在幽林亦自芳。出自:唐·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贝兄》兰:香草名。幽林:僻静的山林。比喻人在独处时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刘禹锡
AI解释
词语“竹书”的意思:
“竹书”是指用竹简写成的书籍,古代中国的一种书写材料。在纸张出现之前,人们常用竹简作为书写工具,将文字刻在竹片上,然后串联起来成为书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竹书”的解释是:“竹书,以竹为简,用书其上。”这里强调了竹书是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的特点。
出处:
“竹书”一词的出处很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和考古发现。例如,《史记》中就有关于竹书的记载。
同义词:
竹简
竹简书
竹简本
反义词:
纸书
布书
相关词语:
竹简文
竹简学
竹简书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与“竹书”相关的典故是《史记》中记载的“孔子读《易经》于周公之庙,读至‘损’卦,见‘益’卦,读至‘益’卦,见‘损’卦,反复读之,曰:‘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竹书”指的是《易经》的竹简版本。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学者们常常携带一卷卷竹书,穿梭于山林之间,寻找灵感与知识。
相关词语
-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
- wú jié zhú无节竹
- pò tǐ shū破体书
- hòu hàn shū后汉书
- zhú jié xū竹节须
- hàn shū汉书
- wǔ sè shū五色书
- děng shēn shū等身书
- shū jì书记
- shǒu shū手书
- jiào kē shū教科书
- jiāo shū教书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 zhú yì竹义
- shòu shū受书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zhú gàn竹干
- shū fáng书房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shū kù书库
- yí shū遗书
- zhú máo竹矛
- tú shū图书
- jué mìng shū绝命书
- shū mù书目
- shū fǎ书法
- zhǐ cǎo shū纸草书
- zhú jié竹节
- dīng xiāng zhú丁香竹
- cǎo shū草书
- zhú jiē gǔ竹节骨
- cáng shū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