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

雩门


拼音yú mén
注音ㄩˊ ㄇㄣˊ

繁体雩門

雩门

词语解释

雩门[ yú mén ]

⒈  春秋时鲁国南城门。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鲁国 南城门。

《左传·庄公十年》:“﹝ 公子偃 ﹞自 雩门 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
杜预 注:“雩门,鲁 南城门。”
清 顾炎武 《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飘颻过东 楚 、浩荡适 三齐,息足 雩门 下,停车 汶水 西。”

分字解释


※ "雩门"的意思解释、雩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雩门”:

意思:雩门,古代指祭祀时举行雩祭的宫门,雩祭是古代的一种求雨仪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可能对“雩门”的解释为:雩门,即古代举行雩祭的宫门,雩祭是古代的一种求雨仪式,雩门因此得名。

出处:

雩门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周礼》等,这些文献中记载了古代的祭祀仪式和宫门名称。

同义词:

雩坛

雩室

反义词:

相关词语:

雩祭

雨师

祭祀

宫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雩门”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语,网络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之相关的现代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关于雩祭和雩门的描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每当旱情严重时,皇帝便会亲自到雩门举行雩祭,祈求雨师降雨,以解民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