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ābǎn

插板


拼音chā bǎn
注音ㄔㄚ ㄅㄢˇ
词性名词

插板

词语解释

插板[ chā bǎn ]

⒈  守城之具。于城门外为重门,以榆槐木制成,广狭与城门同,幔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旁施铁环,贯以铁索。去城门五尺处立两夹木,亦以铁叶裹之。夹木开有槽,容插板起落。敌至则下之。外实以土,防火攻,内支以柱,防倾折。亦写作“插版”。参阅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城制》。

⒉  指分块插卸的木板门。

引证解释

⒈  守城之具。于城门外为重门,以榆槐木制成,广狭与城门同,幔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旁施铁环,贯以铁索。去城门五尺处立两夹木,亦以铁叶裹之。夹木开有槽,容插板起落。敌至则下之。外实以土,防火攻,内支以柱,防倾折。亦写作“插版”。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城制》。

⒉  指分块插卸的木板门。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金树旺 和 石得富 拿了印板,往两面仓窑的粮堆上打印。然后四个人就分两头格巴格巴上插板。”

分字解释


※ "插板"的意思解释、插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插板”的意思:

插板,指插入某个空间或物体中,起到分隔、固定或封闭作用的板状物。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插板”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插板”可能涉及“板”字的解释。在《康熙字典》中,“板”字有多种解释,如木片、木板等,可以理解为插板是一种木制的板状物。

出处:

“插板”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可能起源于古代的木工技术或建筑行业。

同义词:

板、档、闸板、隔板等。

反义词:

空隙、开口、敞开等。

相关词语:

门板、窗板、挡板、隔板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插板”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建筑、家具制作相关的民间故事中可能会涉及到使用插板的情况。

造句:

在装修新房的时候,工人师傅在墙壁上安装了一块木制插板,用来分隔客厅和餐厅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