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ishì

裁示


拼音cái shì
注音ㄘㄞˊ ㄕˋ

裁示

词语解释

裁示[ cái shì ]

⒈  谓定夺并示知。

引证解释

⒈  谓定夺并示知。

《三国演义》第六四回:“今 荆州 眷念旧情,不忘族谊。主公若能幡然归顺,量不薄待。望三思裁示。”
清 史致谔 《同治二年三月初一日禀左宗棠》:“再 台州府 各属应徵钱粮额数无几,应否飭令一併就近解道,抑应批解司库之处,并乞裁示。”

国语辞典

裁示[ cái shì ]

⒈  上级长官对事情的决定或批示。

如:「奉上级裁示。」

分字解释


※ "裁示"的意思解释、裁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裁示”的意思:

“裁示”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书面语,指的是对某件事情进行裁决或指示。它包含两个部分:“裁”意味着裁决、决定;“示”则表示展示、指示。因此,“裁示”整体上指的是对某事做出决定并予以公布或指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裁”字有“断”、“决”的意思,“示”字有“告”、“指示”的意思。因此,“裁示”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对某事做出决定并予以公布或指示。

出处:

“裁示”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一个由“裁”和“示”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和现代公文、报告等正式文件中。

同义词:

决示

指示

裁决

指挥

反义词:

拖延

犹豫

不决

不明

相关词语:

裁决权

指示性

裁决书

指示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裁示”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领导对这项工程做出了裁示,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指示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