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

吏用


拼音lì yòng
注音ㄌ一ˋ ㄩㄥˋ

吏用

词语解释

吏用[ lì yòng ]

⒈  犹吏才。

引证解释

⒈  犹吏才。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原 将兵诣 洛阳”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原(丁原 )字 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勇武……裁知书,少有吏用。”
《陈书·任忠传》:“有 施文庆 者, 吴兴 乌程 人,起自微贱,有吏用, 后主 拔为主书。”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分字解释


※ "吏用"的意思解释、吏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吏用”的意思:

“吏用”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官员的任用或使用。主要是指对官吏的选拔、任命和使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吏用”一词,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吏”指官吏,“用”指任用,合起来应是指对官吏的任用。

出处:

“吏用”作为一个复合词,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语。

同义词:

任用

选用

拨用

反义词:

废黜

贬谪

辞退

相关词语:

官吏

任命

职位

调任

选拔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吏用”较为书面化,且与官场相关,网络上相关的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古代官场中有关“吏用”的典故很多,如《史记》中记载的“举贤不避亲”的故事,即指选拔官员时不避讳亲戚关系,强调的是公正的吏用原则。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对吏用非常重视,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是否选用贤能的官员。因此,他在每次吏用之前都会仔细权衡,力求为国家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