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披襟


拼音pī jīn
注音ㄆ一 ㄐ一ㄣ

披襟

词语解释

披襟[ pī jīn ]

⒈  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亦作“披衿”。犹披心。谓推诚相与。

引证解释

⒈  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

⒉  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⒊  亦作“披衿”。犹披心。谓推诚相与。

《晋书·周顗传》:“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
《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披襟得 郑侨。”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国语辞典

披襟[ pī jīn ]

⒈  袒露胸襟。

《文选·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

⒉  比喻降服的意思。

《文选·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函轘方解带,峣武稍披襟。」

分字解释


※ "披襟"的意思解释、披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披襟”的意思:

“披襟”指的是敞开衣襟,形容穿着宽松的衣服。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人物轻松自在或豪放不羁的形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披襟”的解释为:“披,开也。襟,衣襟也。披襟,谓开衣襟也。”

出处:

“披襟”这个词语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有“披襟当风,抱膝临流”的句子。

同义词:

披襟的同义词有:敞怀、披衣、敞胸等。

反义词:

披襟的反义词有:扣襟、束胸等。

相关词语:

与“披襟”相关的词语有:披肩、披风、披散等。

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披襟”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引用一些古诗词中的例子。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诗句,其中“披襟当风”一句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豪放不羁之情。

造句:

春风拂面,他披襟站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山水,仿佛在寻找那曾经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