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ngshū

虫书


拼音chóng shū
注音ㄔㄨㄥˊ ㄕㄨ

繁体蟲書

虫书

词语解释

虫书[ chóng shū ]

⒈  秦八体书之一。王莽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

⒉  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引证解释

⒈  秦 八体书之一。 王莽 变八体为六体。又名鸟虫书。参阅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

《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繆篆、虫书。”
颜师古 注:“虫书,谓为虫鸟之形,所以书幡信也。”
清 叶襄 《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

⒉  谓虫蚀过的痕迹像文字。

唐 杜甫 《湘夫人祠》诗:“虫书玉佩蘚,燕舞翠帷尘。”
仇兆鳌 注:“虫蚀如字书。”
唐 乔知之 《长信宫中树》诗:“餘花鸟弄尽,新叶虫书遍。”

国语辞典

虫书[ chóng shū ]

⒈  书体名。秦书八体之一。是在篆书结构的基础上,装饰蜿蜒回绕的笔画,使字体像虫形盘旋弯曲的样子,因而得名。

分字解释


※ "虫书"的意思解释、虫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秦印、汉印、玉印、铸印、鸟虫书、封泥印、圆朱文等等,各种字体、风格,令人应接不暇。


AI解释


词语“虫书”指的是一种古代的文字或书体,其特点是字形曲折多变,类似于虫子爬行的痕迹,因此得名。这种书体多用于印章上,也有的用于书写。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虫书”这个词语,但从相关内容推断,“虫书”可能被归类于“篆书”一类,而篆书是古代的一种书体,其字形复杂,笔画曲折。

出处:

虫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后来逐渐演变为篆书。虫书在印章中的应用较为常见。

同义词:

篆书、蝌蚪文

反义词:

楷书、行书

相关词语:

篆刻、印章、甲骨文、金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虫书在古代文人中常被用来形容一种难以辨认的字体,有时也被用来比喻难以理解的事物。网络上有关虫书的典故不多,但可以想象古代文人之间关于虫书的书信往来,或是某位书法家在创作虫书时的趣闻轶事。

造句:

这位老先生的印章上刻有虫书,显得古朴而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