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zhì

耳治


拼音ěr zhì
注音ㄦˇ ㄓˋ

耳治

词语解释

耳治[ ěr zhì ]

⒈  谓以耳闻。

⒉  指教学中的听讲。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耳闻。

《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於 宋,四境之内曰 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
杨士勋 疏:“耳治也者,谓陨石先以耳闻。”

⒉  指教学中的听讲。

朱自清 《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分字解释


※ "耳治"的意思解释、耳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耳治”的意思:

“耳治”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从字面意思来看,它可能指的是通过听觉来治理或管理,或者是指通过倾听来处理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

由于“耳治”并非常用词,因此在康熙字典中可能没有专门的条目。但根据字面,可以推测其可能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样的成语有所关联,强调的是听觉在治理或管理中的作用。

出处:

没有确切的历史出处,但可以推测这样的用法可能源自古代的管理理念,强调通过倾听来了解情况,进而做出治理决策。

同义词:

听治、耳闻、闻听、视听

反义词:

目治、眼见、目睹

相关词语:

耳聪目明、听其言观其行、耳濡目染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耳治”相关,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强调倾听和理解的故事,如古代贤君善于倾听民声以治国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许多贤明的君主都重视“耳治”,他们会定期召集百姓代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以此来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