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五明


拼音wǔ míng
注音ㄨˇ ㄇ一ㄥˊ

五明

词语解释

五明[ wǔ míng ]

⒈  见“五明扇”。梵语的意译。佛教所说的古印度五种学问。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见《菩萨地持经》卷三。

引证解释

⒈  见“五明扇”。

⒉  梵语意译。佛教所说的古 印度 五种学问。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见《菩萨地持经》卷三。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五明教已设,三元法復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呪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纵令勤学五明,岂若专门之善於此,则不能无赖於居士。”

国语辞典

五明[ wǔ míng ]

⒈  古印度五种学科知识、技能的总称。一声明,指研究语音、语法、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指工艺、数学、天文、音乐、美术等技艺的学识;三医方明,指医药类的学识;四因明,谓逻辑学;五内明,即关于宗教哲学与修持的知识。

《大唐西域记·卷二》:「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分字解释


※ "五明"的意思解释、五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个能辨真话假话的扇子,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五明扇。玄色

2.该寺建筑,富丽堂皇,尤以经堂、五明学院、修行院为甚,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3.抱歉,我没听说过元音,建议你联系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堪布们,以澄清此点。

4., 一个能辨真话假话的扇子,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五明扇。玄色

5.抱歉,我没听说过元音,建议你联系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堪布们,以澄清此点。

6.该寺建筑,富丽堂皇,尤以经堂、五明学院、修行院为甚,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AI解释


词语“五明”指的是佛教中指的五种学问,即:

1. 因明(梵文Pramāṇasāstra):研究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学问。

2. 内明(梵文Abhidhamma):研究佛教教义和哲学的学问。

3. 外明(梵文Vijñāna):研究世间知识的学问。

4. 立明(梵文Dharmaśāstra):研究法律和伦理的学问。

5. 成明(梵文Śīlaśāstra):研究戒律和修行的学问。

康熙字典解释:

“五明”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涉及佛教五明的概念,但具体解释可能不如现代佛教文献详细。

出处:

“五明”这一概念源于佛教,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较为重要,没有特定的出处,而是佛教教义的一部分。

同义词:

五学

佛教五艺

反义词:

无明(指对佛教真理的无知)

相关词语:

因明学

内明学

外明学

立明学

成明学

佛教哲学

佛教戒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五明”是佛教术语,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能更多出现在佛教论坛、博客或相关的社交媒体上,讲述佛教徒如何通过学习五明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修行。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藏传佛教的寺院中,僧人们致力于学习五明,以期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修行水平。例如,一位年轻的僧人经过多年的学习,终于在内明和因明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