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ǔ

黍醴


拼音shǔ lǐ
注音ㄕㄨˇ ㄌ一ˇ

黍醴

词语解释

黍醴[ shǔ lǐ ]

⒈  以黍米酿制的酒。

引证解释

⒈  以黍米酿制的酒。

《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
陈澔 集说:“醴者,稻、黍、粱三者各为之。已泲者为清,未泲者为糟,是三醴各有清有糟也。以清与糟相配重设,故云重醴。盖致饮於宾客,则兼设之也。”

分字解释


※ "黍醴"的意思解释、黍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黍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用黍米酿造的甜酒。黍(shǔ)是一种谷物,醴(lǐ)则是一种甜酒。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黍醴”条目的解释是:“黍,谷名。醴,酒也。以黍为之,味美也。”

出处:

“黍醴”最早见于《诗经》,如《诗经·小雅·伐木》中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既见君子,乐只君子。我心则夷,我心则宁。有酒湑我,有酒湑我。有酒醴我,有酒醴我。”这里的“有酒醴我”即指有美酒来供我享用。

同义词:

美酒、醇酒、甘醴

反义词:

薄酒、劣酒、苦酒

相关词语:

酒、醪、酒曲、酒肆、酒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黍醴”是古代的酒名,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饮酒文化,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里的“将进酒”就是指喝美酒,与“黍醴”有相似之处。

造句:

在古代宴会上,主人献上了醇厚的黍醴,宾客们欢声笑语,尽享人生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