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节

词语解释
杖节[ zhàng jié ]
⒈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又《王莽传上》:“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引证解释
⒈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
引《汉书·叙传下》:“博望 杖节,收功 大夏。”
又《王莽传上》:“以太保 甄邯 为大将军,受鉞 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鉞,屯城外。”
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 《晋书·王敦传》:“顷者令 导 内综机密,出録尚书,杖节京都,并统六军。”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我乏济时畧,杖节抚藩维。”
章炳麟 《艾如张》诗:“借问杖节谁?云是 刘荆州。”
分字解释
※ "杖节"的意思解释、杖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杖节”的意思:
“杖节”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官员或使者出行时所携带的凭证或标志,用节杖作为象征,表示其身份和使命。节杖通常是一根长杖,上面装饰有特定的标志,如虎头、龙纹等,以显示其权威。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杖节”可能被解释为官员或使者所持的节杖,用作身份的象征。
出处:
“杖节”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常提到使者持节出使或官员持节巡行。
同义词:
节杖
节符
使节
反义词:
无节
无符
无使
相关词语:
使臣
使节
节度使
节度使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杖节”的一个典故是关于东汉时期的班超。班超是东汉的名将,他奉命出使西域,以节杖为凭证,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使西域各国归附汉朝。
班超持节杖出使西域的故事,后来成为“持节”一词的典故,用以形容官员或使者肩负重任、奉命出使。
用这个词语造句:
当年,李大人持节杖前往边疆,安抚边疆各族,使得边疆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相关词语
- tiáo jié调节
- míng jié名节
- xiè jié shū泄节枢
- jié qì节气
- jié shuǐ节水
- jié néng节能
- wú jié zhú无节竹
- fēn jié分节
- jié jiǎ节假
- jié āi节哀
- fú jié guān符节官
- bā jié tān八节滩
- zhōng jié忠节
- jié è节鄂
- sōng jié yóu松节油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节
- zhú jié xū竹节须
- sāng jié zhàng桑节杖
- sāng jié zhàng桑节杖
- gǔ jié骨节
- jié lǜ节律
- zhuǎn jié转节
- jié jiǎn节俭
- qíng jié情节
- zūn jié遵节
- màn jié zòu慢节奏
- shú shí jié熟食节
- zhuàng jié壮节
- jié yù节育
- fù huó jié dǎo复活节岛
- xiǎo jié yè小节夜
- jié fěn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