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ū lǐ
注音ㄒ一ㄡ ㄌ一ˇ
繁体修禮
1.“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引。
词语“修礼”的意思:
“修礼”是指对礼仪进行修订、整理或恢复。它强调对传统礼仪的完善和弘扬,使礼仪更加规范和适宜。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修礼”条目解释为:“修,整治也;礼,仪也。谓整饬礼仪也。”
出处:
“修礼”这个词语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修礼乐以正风俗”的记载,意指通过修订礼乐来端正风俗。
同义词:
整礼
纠礼
饬礼
阐礼
反义词:
弃礼
遗礼
荒礼
相关词语:
礼仪
礼仪规范
礼仪制度
礼仪教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修礼”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可以参考古代帝王修订礼仪的史实。如汉武帝时期,为了弘扬儒家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礼活动,使儒家礼仪成为官方礼仪。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决定对古代礼仪进行修礼,以期恢复礼仪的本来面目,提升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