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ǔn

牙笋


拼音yá sǔn
注音一ㄚˊ ㄙㄨㄣˇ

繁体牙筍

牙笋

词语解释

牙笋[ yá sǔn ]

⒈  新笋。

引证解释

⒈  新笋。

唐 乔琳 《慈竹赋》:“丛篁劈开,牙笋怒长。”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竹义》:“太液池 岸有竹数十丛,牙笋未尝相离,密密如栽也。”
元 刘美之 《续竹谱》:“入土不踰月而生根叶,期年长牙笋。”

分字解释


※ "牙笋"的意思解释、牙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牙笋”的意思:

“牙笋”是指竹笋的嫩芽,特指未完全成熟的竹子新长出的部分,因其形状尖锐,类似牙齿而得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牙笋”的解释并未收录,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康熙字典可能将其解释为“竹笋的嫩芽”。

出处:

“牙笋”作为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可以理解为春天竹笋生长的景象。

同义词:

笋芽、嫩笋、竹芽

反义词:

老笋、枯笋

相关词语:

竹子、竹林、竹叶、竹筒、竹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牙笋”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以竹笋为题材的诗词,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造句:

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新长的牙笋像小孩子的牙齿一样,绿油油的,格外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