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

通谒


拼音tōng yè
注音ㄊㄨㄥ 一ㄝˋ

繁体通謁

通谒

词语解释

通谒[ tōng yè ]

⒈  通报请求谒见。

引证解释

⒈  通报请求谒见。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和帝 永元 中,太守 马棱 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寧, 南 特通謁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遣亲官一人,驰往见 贯,至则通謁拜贺于庭。”
清 唐甄 《潜书·名称》:“通謁於长者……虽非贵,则於名之上,称曰晚。”

分字解释


※ "通谒"的意思解释、通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通谒”的意思:

“通谒”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关系去拜访或求见某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通”字有“通过”、“通行”等意思,“谒”字有“拜见”、“访问”的意思。因此,“通谒”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通过某种方式去拜访或求见某人。

出处:

“通谒”一词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的社交礼仪,即在古代,人们通过一定的途径去拜访或求见权贵或重要人物。

同义词:

拜见、拜访、求见、造访

反义词:

避而不见、拒之门外

相关词语:

谒见、谒辞、谒者、谒者门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一些关于通过关系“通谒”权贵的典故,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了见贾母,不得不通过王熙凤的关系才能得以“通谒”。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能尽快见到市长,他不得不通过朋友的父亲——市长的老战友,来“通谒”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