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 jì
注音ㄒ一ㄚˊ ㄐ一ˋ
繁体遐跡
⒈ 亦作“遐迹”。
⒉ 前贤的踪迹;前人的业绩。
⒈ 见“遐迹”。亦作“遐跡”。前贤的踪迹;前人的业绩。
引《汉书·扬雄传上》:“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踪。”
汉 蔡邕 《郭有道碑》:“蹈鸿涯之遐迹,绍 巢 许 之絶轨。”
三国 魏 卞兰 《赞述太子赋》:“超古人之遐迹,崇先圣之弘基。”
清 宋大樽 《茗香诗论》:“赫矣遐跡,世教赖焉。”
⒈ 前人的事迹。
引汉·扬雄〈河东赋〉:「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
词语“遐迹”的意思:
“遐迹”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远方的足迹,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远离原地,行踪遥远。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遐”字有“远”的意思,“迹”字有“踪迹”的意思,所以“遐迹”合起来就是指远方的足迹。
出处:
“遐迹”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由“遐”和“迹”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远足、远行、远游、远征
反义词:
近迹、近处
相关词语:
遐想、遐龄、遐迩、遐方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遐迹”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历史人物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行踪遥远,如古代的侠客、仙人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探险家不畏艰险,踏上了寻找失落的文明遗迹的遐迹,希望能解开历史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