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夕


拼音xī xī
注音ㄒ一 ㄒ一

西夕

词语解释

西夕[ xī xī ]

⒈  谓太阳西下而昏暮。

⒉  比喻年老。

引证解释

⒈  谓太阳西下而昏暮。

晋 张载 《安石榴赋》:“天迴节移,龙火西夕;流风晨激,行露朝白。”
唐 李白 《前有一尊酒行》:“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髮如丝嘆何益。”

⒉  比喻年老。

晋 王羲之 《官奴帖》:“吾以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
《晋书·李产载记》:“以吾之才而致於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復以西夕之年取笑於来今也。”

分字解释


※ "西夕"的意思解释、西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西夕”是一个复合词,由“西”和“夕”两个部分组成。

意思:

1. 西方的时间,即傍晚或黄昏时分。

2. 指日落的方向或时刻。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夕”字的本义是夜晚,而“西”字的本义是方位,表示太阳落下的方向。因此,“西夕”可以理解为太阳落山时的方向或时刻。

出处:

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由两个常见的汉字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傍晚

黄昏

夕照

反义词:

早晨

朝阳

相关词语:

日落

夕阳

晚霞

夜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西夕”作为一个较为常见的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不过,在文学作品中,黄昏时分常常被用来描绘宁静、忧郁或沉思的氛围。

造句: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金黄,西夕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