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āng

双鲤


拼音shuāng lǐ
注音ㄕㄨㄤ ㄌ一ˇ

繁体雙鯉

双鲤

词语解释

双鲤[ shuāng lǐ ]

⒈  两条鲤鱼。

⒉  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唐韩愈《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张辑《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引证解释

⒈  两条鲤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⒉  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鬚致双鲤。”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 张辑 《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
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双鲤》:“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 《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非真烹也。”

国语辞典

双鲤[ shuāng lǐ ]

⒈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

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分字解释


※ "双鲤"的意思解释、双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双鲤”的意思:

“双鲤”通常指的是两只鲤鱼,有时也比喻书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象征着吉祥和富贵,因此“双鲤”也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愿望或期待。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鲤”字条下并未直接出现“双鲤”这个词,但“鲤”字条中提到鲤鱼是“鱼之美好者”,有吉祥的寓意。因此,“双鲤”可以理解为两只美好的鲤鱼。

出处:

“双鲤”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匈奴拘禁,匈奴单于要他投降,他坚贞不屈,匈奴单于为了考验他,让他牧羊。后来,苏武在梦中得到两只鲤鱼,单于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放他回国。

同义词:

双鱼

鲤鱼双

反义词:

独鲤

单鲤

相关词语:

鲤跃龙门:比喻科举及第或地位提升

鲤鱼门:古代科举考试及第的地方

鲤鱼旗:日本古代海军的旗帜,也用来比喻日本海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化中,“双鲤”常常被用来指代一封书信,源自古代文人用鲤鱼形状的信封寄送书信的习俗。现代网络故事中,有时会用“双鲤”来比喻期待收到的邮件或信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双鲤”为题,寄寓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例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双鲤传书何时至,期待佳音满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