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肉

词语解释
胙肉[ zuò ròu ]
⒈ 祭祀时供神的肉。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供神的肉。
引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定例:坤宁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斋。”
毛泽东 《寻乌调查》第四章三:“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
国语辞典
胙肉[ zuò ròu ]
⒈ 祭拜鬼神用的牲肉。
引《金史·卷三一·礼志四》:「司徒又跪以胙肉进,皇帝受以授左右。」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均、杜仪,引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征君,终献的马二先生,都跪在香案前,饮了福酒,受了胙肉。」
分字解释
※ "胙肉"的意思解释、胙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胙肉”的意思:
“胙肉”是指古代祭祀或宴享时赐给诸侯、大臣等的肉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胙”字条下有“胙肉”的解释,大意是指赐予的肉食。
出处:
“胙肉”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记载,特别是在周代的礼仪制度中有所体现。
同义词:
赐肉
赐食
赠肉
反义词:
禁食
节食
相关词语:
赐宴
赐号
赐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胙肉”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可能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献中,它常与古代的礼仪和赏赐制度相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赐予功臣胙肉,以示对其功绩的认可和奖赏。
相关词语
- ròu shí zhě bǐ肉食者鄙
- zuò tǔ胙土
- ròu shēn dēng肉身灯
- ròu shí肉食
- zhū ròu猪肉
- shí ròu食肉
- niú ròu牛肉
- yú ròu bǎi xìng鱼肉百姓
- wǎn shí dàng ròu晚食当肉
- ròu shēn肉身
- yì jǐn shí ròu衣锦食肉
- ròu zhì肉质
- ròu tǐ肉体
- wān ròu yī chuāng剜肉医疮
- shān ròu膻肉
- tiē ròu贴肉
- jīng ròu shēng bì惊肉生髀
- pí ròu zhī tàn脾肉之叹
- ròu pǔ肉谱
- ròu jī肉肌
- ròu ròu肉肉
- xuè ròu xiāng lián血肉相连
- gǔ ròu xiāng lián骨肉相连
- zǔ shàng ròu俎上肉
- ròu gǎn肉感
- hǎo ròu wān chuāng好肉剜疮
- zuò ròu作肉
- gǔ ròu tuán yuán骨肉团圆
- ròu shēng肉声
- là ròu腊肉
- yáo ròu肴肉
- ròu gǔ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