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ròu

胙肉


拼音zuò ròu
注音ㄗㄨㄛˋ ㄖㄡˋ

胙肉

词语解释

胙肉[ zuò ròu ]

⒈  祭祀时供神的肉。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供神的肉。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定例:坤宁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
《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斋。”
毛泽东 《寻乌调查》第四章三:“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

国语辞典

胙肉[ zuò ròu ]

⒈  祭拜鬼神用的牲肉。

《金史·卷三一·礼志四》:「司徒又跪以胙肉进,皇帝受以授左右。」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均、杜仪,引主祭的虞博士,亚献的庄征君,终献的马二先生,都跪在香案前,饮了福酒,受了胙肉。」

分字解释


※ "胙肉"的意思解释、胙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胙肉”的意思:

“胙肉”是指古代祭祀或宴享时赐给诸侯、大臣等的肉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胙”字条下有“胙肉”的解释,大意是指赐予的肉食。

出处:

“胙肉”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记载,特别是在周代的礼仪制度中有所体现。

同义词:

赐肉

赐食

赠肉

反义词:

禁食

节食

相关词语:

赐宴

赐号

赐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胙肉”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可能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献中,它常与古代的礼仪和赏赐制度相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皇帝赐予功臣胙肉,以示对其功绩的认可和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