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布


拼音yí bù
注音一ˊ ㄅㄨˋ

繁体遺布

遗布

词语解释

遗布[ yí bù ]

⒈  《后汉书·独行传·王烈》:“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形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用以指对盗贼宽容不惩,使其感化而改恶从善。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以指对盗贼宽容不惩,使其感化而改恶从善。

《后汉书·独行传·王烈》:“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形戮是甘,乞不使 王彦方 知也。’ 烈 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 烈 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唐 元稹 《阳城驿》诗:“公亦不遗布,人自不盗牛。”

分字解释


※ "遗布"的意思解释、遗布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遗布”的意思:

“遗布”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留下的布匹,也可以比喻留下的痕迹或影响。常用于描述某物或某种影响被保留下来。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遗”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指“遗留、留下”,“布”字则是指“布匹”。因此,“遗布”合起来解释就是留下的布匹。

出处:

“遗布”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从“遗”和“布”这两个字的意义组合而来。

同义词:

遗留

保留

留下

保存

反义词:

消失

毁灭

破坏

烧毁

相关词语:

遗产

遗物

遗迹

遗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遗布”这个词语较为冷门,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发现了古代工匠遗布的技艺,让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