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道契


拼音dào qì
注音ㄉㄠˋ ㄑ一ˋ

道契

词语解释

道契[ dào qì ]

⒈  谓彼此思想一致、志趣相投。

⒉  指一同修道的至交。

⒊  谓与佛、道有缘分。

⒋  清末,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可以随意用永远租用的名义,向业主租赁土地。议妥成交,要由当地的道署发给地契,叫做道契。

引证解释

⒈  谓彼此思想一致、志趣相投。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体分冥固,道契不坠。”
李善 注:“言至於君臣之体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坠。”

⒉  指一同修道的至交。

《歧路灯》第七三回:“彼时结为道契。今日特便道过访,不料已物故几年。”

⒊  谓与佛、道有缘分。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超诣》:“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⒋  清 末,外国人在 中国 境内可以随意用永远租用的名义,向业主租赁土地。议妥成交,要由当地的道署发给地契,叫做道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便拿了这契据,到道署里转道契。”

国语辞典

道契[ dào qì ]

⒈  以道相结交。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至于体分冥固,道契不坠,风美所扇,训革千载。」

⒉  外国人在租界中所得永久借地权的凭证。原由海关道发给,故称为「道契」。

分字解释


※ "道契"的意思解释、道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急奔到卧房的床后,一拉保险柜的门,竟然没锁,里面的金条、美钞、银元、庄票、珠宝首饰、文件道契,全部不翼而飞。

2.龙虎山和崆峒山为中国南北道教名山,"道契崆峒"悬匾,印证了道学的博大精深。


AI解释


词语“道契”的意思:

“道契”一词在汉语中较为罕见,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即两人在思想、信仰、道德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共鸣和契合。这个词语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契合,而非表面的、形式上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道契”的解释并未收录,但根据字面意思,可以推测“道”指的是道路、道理、道德等,“契”则指契合、合同,因此“道契”可能是指道路上的契合,即与某种道理或道德相契合。

出处:

关于“道契”的出处,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它可能来源于古代的哲学、宗教或道德教化。

同义词:

精神契合

意见相合

道德相契

反义词:

互不投契

意见不合

道德相悖

相关词语:

道德

道理

契合

契约

契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没有特别著名的与“道契”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想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描述人物之间精神契合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言行举止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道契,堪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