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ù

土畜


拼音tǔ chù
注音ㄊㄨˇ ㄔㄨˋ

土畜

词语解释

土畜[ tǔ chù ]

⒈  亦作“土蓄”。麒麟的异名。牛的异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土蓄”。麒麟的异名。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 唐 徐彦 疏:“是以《春秋説》云:‘麟生於火,游於中土,轩辕大角之兽。’然则麟为土蓄而言仁兽者,正以设武备而不害物,所以为仁而异义。”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麒麟》:“《埤雅》:‘麐,土畜也。’”

⒉  牛的异名。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唐 孔颖达 疏:“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
《魏书·礼志一》:“羣臣奏,以国家继 黄帝 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牛》:“《随隐漫録》:牛,土畜也。”

分字解释


※ "土畜"的意思解释、土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土畜”的意思:

“土畜”是指生活在农村或田野中的家畜,通常指猪、牛、羊等。这个词语强调的是家畜的来源和习性,即它们主要在土地上生活,以土地上的食物为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土畜”的解释可能没有直接的条目,但根据“土”和“畜”的解释,可以推测其含义。其中,“土”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地也,万物之所生也”,“畜”字则解释为“养也,蓄积也”。结合起来,“土畜”可能被理解为“生活在土地上的家畜”。

出处:

“土畜”作为一个成语或常用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土”和“畜”两个单独的词语组合而成。

同义词:

家畜、田畜、野畜

反义词:

野生动物、宠物

相关词语:

农村、田野、饲养、放牧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土畜”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一些与农村生活、家畜养殖相关的民间故事,如《猪八戒背媳妇》、《牛郎织女》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的农村,土畜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它们是农民们重要的生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