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邑

词语解释
采邑[ cài yì ]
⒈ 封建领主所据有的庄园,通常有围墙,包括领主住所(如城堡)及周围佃农村舍。
英town;
⒉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
英fief;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卿大夫的封邑。
引《周礼·夏官·司勋》“凡颁赏地,参之一食”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不以美田为采邑。”
明 卓尔堪 《从军行》:“战胜食采邑,战死为国殤。”
清 彭始奋 《寄陇西观察赵韫退先生》诗:“新分采邑 陕西 偏,上奏仍屯塞下田。”
国语辞典
采邑[ cài yì ]
⒈ 古代君主或诸侯分给臣下或部将的领地。
德语Lehen (S), Lehnsland (S)
分字解释
※ "采邑"的意思解释、采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采邑”的意思:
采邑是指古代中国封建制度中,君主或诸侯赐予臣子或将领的一定地区,作为其世袭的封地。在这个封地内,封臣有权征收赋税和徭役,以供其生活和政治开支。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采邑”的解释为:“采,取也。邑,城也。谓封地也。诸侯赐士以邑,使之采其赋税。”
出处:
“采邑”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以采邑赐于赵衰。”这里的“采邑”即指晋侯赐予赵衰的封地。
同义词:
封地、领地、采地、食邑
反义词:
无固定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无地”或“无封地”。
相关词语:
封君、封爵、封国、封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采邑”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封建制度,如“分封制”和“世袭制”,这些制度下,采邑是封建贵族权力和地位的重要体现。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许多将领因为战功显赫,被皇帝封以采邑,以示嘉奖和激励。
相关词语
- cǎi fǎng采访
- cǎi yòng采用
- yì lǐ邑里
- cǎi xiāng lù采香路
- cǎi qǔ采取
- cǎi gòu采购
- wù cǎi物采
- cǎi xiāng jìng采香径
- sè cǎi色采
- wú jīng dǎ cǎi无精打采
- dū yì都邑
- cǎi dǎ采打
- yì jū邑居
- cǎi xiāng jīng采香泾
- guāng cǎi光采
- cǎi shí采食
- shén cǎi yì yì神采奕奕
- yì jù邑聚
- yú yì余邑
- xiāng yì乡邑
- shěng cǎi省采
- fǔ yì辅邑
- yì miào邑庙
- qī cǎi七采
- yì tíng邑庭
- yì xiáng邑庠
- cháo yì朝邑
- cǎi sāng采桑
- biān yì边邑
- yì shè邑社
- yì jiū邑纠
- cǎi bǔ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