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鼻观


拼音bí guān
注音ㄅ一ˊ ㄍㄨㄢ

繁体鼻觀


鼻观

词语解释

鼻观[ bí guān ]

⒈  鼻孔,也指嗅觉。

naris; nostril;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观想法,谓观鼻端白。参见“鼻端白”。

宋 苏轼 《和黄鲁直烧香》之一:“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宋 黄庭坚 《题海首座壁》诗:“香寒明鼻观,日永称头陀。”
清 林如璋 《和村居杂咏》:“鼻观微参色相空,凉生苹末满亭风。”

⒉  鼻孔。指嗅觉。

宋 陆游 《登北榭》诗:“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鍊句成。”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返魂奇事》:“昏沉中似有奇香透入鼻观,遂苏,渐次復原。”
陈炜谟 《狼筅将军》:“粼粼的风,送来一阵阵院子里的花香,沁入我的鼻观,全身顿觉轻松多了。”

⒊  以鼻闻之。

宋 朱熹 《梅花开尽不及吟赏感叹成诗聊贻同好》之二:“鼻观残香里,心期昨梦中。”

国语辞典

鼻观[ bí guàn ]

⒈  鼻孔。

宋·仲并〈八声甘州·正西山〉词:「风外青鞋未熟,鼻观已先知。」
元·白朴〈清平乐·碧云叶底〉词:「余生牢落江南,幽香鼻观曾参。」

鼻孔 鼻子眼

分字解释


※ "鼻观"的意思解释、鼻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鼻观”的意思:

“鼻观”是指鼻子所感知的气味,常用于形容嗅觉灵敏,或者指通过嗅觉来感知周围环境。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鼻”字条下有“鼻观”一词,解释为“以鼻嗅气也”。

出处:

“鼻观”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出现,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同义词:

嗅、闻、嗅探、嗅闻等。

反义词:

无味、淡然、无嗅等。

相关词语:

嗅觉、气味、香、臭、嗅探器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鼻观”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举一个与嗅觉相关的典故。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伯牙的琴师,他擅长弹奏古琴,而他的好友钟子期则是一位善于倾听的人。有一次,伯牙弹奏了一首琴曲,钟子期听后感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听后十分感动,认为钟子期是真正的知音。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通过嗅觉、听觉等感官来感知和欣赏艺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品尝这道美食时,我仿佛能通过鼻观感受到其中独特的香气,让人陶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