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

戍籍


拼音shù jí
注音ㄕㄨˋ ㄐ一ˊ

戍籍

词语解释

戍籍[ shù jí ]

⒈  戍边吏卒的户籍。

引证解释

⒈  戍边吏卒的户籍。

《明史·李东阳传》:“李东阳,字 宾之,茶陵 人,以戍籍居京师。”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商丘 侯 司徒 恂 、司成 恪 家世戍籍。幼时太常公命之曰:‘尔勿以我为贵,吾戍籍也,尔不力於学,将为卒伍矣。’”

分字解释


※ "戍籍"的意思解释、戍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戍籍”的意思:

“戍籍”是指古代因军事需要而被编入军队的兵籍,特指那些被派往边疆守卫的士兵的记录或身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戍籍”的解释可能涉及对其字面意义的阐述,即指出这是与边防士兵有关的一种登记。

出处:

“戍籍”作为古代汉语的一个词语,其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兵制和户籍管理,但具体出处可能难以考证。

同义词:

戍边

边籍

戍卫记录

反义词:

安民

还乡

撤军

相关词语:

戍楼

戍马

戍楼烽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戍籍”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与古代的边防、军事历史相关联,因此在一些历史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或网络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许多壮丁被迫入了戍籍,远离家乡,在边疆戍守,他们的一生都在戍籍的束缚下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