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gzhū

蚌珠


拼音bàng zhū
注音ㄅㄤˋ ㄓㄨ

蚌珠

词语解释

蚌珠[ bàng zhū ]

⒈  蚌体内产的珍珠,“老蚌生珠”,比喻晚年得子。

pearls inside the body of a freshwater musse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蜯珠”。蚌所产之珍珠。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真珠》。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出铜、铁、铅、锡、金、银、光珠、虎魄、水精、瑠璃、軻虫、蚌珠。”
李贤 注:“徐衷 《南方草物状》曰:‘凡採珠,常三月,用五牲祈祷,若祠祭有失,则风搅海水,或有大鱼在蚌左右。蜯珠长三寸半,凡二品珠也。’”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蚌珠悬皎皛,桂魄倒瀴溟。”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西市胡人贵蚌珠而贱虵珠,虵珠者虵所吐尔,唯胡人辨之。”

国语辞典

蚌珠[ bàng zhū ]

⒈  蚌壳内所产生的圆形凝结物,乳白色或淡色,有光泽,质地细致,称为「蚌珠」。

德语Perle (S, Bio)​

分字解释


※ "蚌珠"的意思解释、蚌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蚌珠”的意思:

“蚌珠”是指蚌类生物体内自然形成的珍珠。珍珠是由贝类动物体内的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包裹沙粒等异物形成的,因其美丽的光泽和稀有性,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珍贵的装饰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蚌珠”的解释为:“蚌珠,珍珠也。出南海。”

出处:

“蚌珠”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因为珍珠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认识和利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珍珠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山海经》等古籍。

同义词:

珍珠、珠子、宝珠、珍珠母、珍珠贝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石头”、“沙粒”等非珍珠类的物质相对比。

相关词语:

珍珠项链、珍珠耳环、珍珠粉、珍珠母贝、珍珠养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有一个著名的网络故事叫做《蚌相争,渔翁得利》,讲述了一只河蚌和一只鸟为了争夺一颗珍珠而相互争斗,结果被一个渔夫趁机捕获的故事。这个故事比喻了双方因争斗而忽视了其他利益,导致最终双方都受损。

造句:

她脖子上佩戴着一串璀璨的蚌珠项链,显得格外高贵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