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敷治


拼音fū zhì
注音ㄈㄨ ㄓˋ

敷治

词语解释

敷治[ fū zhì ]

⒈  治理。

引证解释

⒈  治理。

《孟子·滕文公上》:“尧 独忧之,举 舜 而敷治焉。”
赵岐 注:“敷,治也。 《书》曰:‘ 禹 敷土。’是言治其土也。”
一说为分治。 焦循 正义:“敷训布,布,散也。散亦分也。敷治即分治。 尧 不能一人独治,故使 舜 分治之。”
《清史稿·乐志三》:“佐予敷治,俗美时雍。”

国语辞典

敷治[ fū zhì ]

⒈  治理。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李社长又引他拜见了丈母,安排酒食管待他,又与他包了头,用药敷治。」

分字解释


※ "敷治"的意思解释、敷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敷治”的意思:

“敷治”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对伤口进行包扎、涂抹药物等处理。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敷”字有“铺、散布”之意,“治”字有“治疗”之意。因此,“敷治”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对疾病进行铺散药物的治疗方法。

出处:

“敷治”这个词语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它是由“敷”和“治”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在古代医学文献或日常生活中找到使用这个词语的例子。

同义词:

治疗

疗养

治愈

护理

反义词:

放任

漠视

不治

忽视

相关词语:

医疗

药物

病症

疗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敷治”是一个相对常见的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是,可以想象在古代,关于医生或民间郎中如何敷治疾病的故事可能会流传下来,成为民间传说的一部分。

用这个词语造句:

医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了仔细的敷治,确保了伤口的顺利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