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běn
注音ㄐ一 ㄅㄣˇ
词语“箕畚”的意思:
“箕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由“箕”和“畚”两个字组成。其中,“箕”是指一种农具,形状像簸箕,用于扬谷或簸米;“畚”是指一种扫帚,用于扫除垃圾。因此,“箕畚”合起来指的是簸箕和扫帚,泛指清理垃圾的工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箕畚”的解释为:“箕,簸箕也。畚,扫帚也。箕畚,扫除之具也。”
出处:
“箕畚”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诗经·小雅·七月》中有“箕畚之器,可以扫除。”的句子。
同义词:
箕箒、箕帚、扫帚
反义词:
垃圾、污垢
相关词语:
簸箕、扫把、清洁、打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箕畚”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两座大山之间,为了方便出行,决定把两座山挖掉。他每天带着箕畚去挖山,虽然进展缓慢,但他的决心坚定。最终,感动了天神,天神派了两位大力神帮助愚公完成了这个壮举。
用这个词语造句:
村里的清洁工每天拿着箕畚,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