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吏


拼音yù lì
注音ㄩˋ ㄌ一ˋ

繁体馭吏

驭吏

词语解释

驭吏[ yù lì ]

⒈  指驾驭车马的役吏。统御属吏。

引证解释

⒈  指驾驭车马的役吏。

《汉书·丙吉传》:“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二:“驭吏追及之,则面目俱败,血肉模糊,不可辨识。”

⒉  统御属吏。

清 蒲松龄 《代学师寿邑侯兴安周公六十序》:“驭吏则霆断霜威,爱民则春如冬日。”
清 周三燮 《责仆诗》:“用人道最难,将兵与驭吏。”

分字解释


※ "驭吏"的意思解释、驭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驭吏”的意思:

“驭吏”是指古代官府中负责管理、监督和指挥吏役的官员。这里的“驭”意为驾驭、管理,“吏”则是指官府中的低级官员或差役。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驭吏”被解释为“官府中管理吏役之官”。

出处:

“驭吏”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就有“御史大夫,掌监察,秩二千石。有驭吏四人”的记载。

同义词:

管吏

驾吏

监吏

反义词:

放任

懒散

无能

相关词语:

吏役

官府

官僚

官职

监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驭吏”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与古代官场相关的成语——“驭下无方”,意指管理下属没有方法,导致混乱。这个成语与“驭吏”有一定的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当时,那位驭吏在官府中威风凛凛,管理着众多吏役,确保了政务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