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shī

经师


拼音jīng shī
注音ㄐ一ㄥ ㄕ

繁体經師

经师

词语解释

经师[ jīng shī ]

⒈  旧时讲授经书的教师。

Confucian classics teacher;

⒉  佛教讲经诵经的师父。

master interpreter and chanter of Buddhist scripture;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讲授经书的学官。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⒉  泛指传授经书的大师或师长。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梁敬叔 观察尝书楹联见赠云:‘家有百旬老母,身为一代经师。’”
徐特立 《各科教学法讲座》二:“因为 中国 过去教经书中的知识的称经师,现在是教科学知识,为了容易记,所以仍袭用这个名称。”

⒊  佛教称善于读诵经文之法师。

《毘奈耶·杂事四》:“﹝王﹞报言夫人:‘……我欲亲往奉彼经师。’ 胜鬘夫人 便作是念,岂非圣者 善和,以美妙音声,讽诵经典。”

⒋  指精通佛教经藏的僧人。为梵语的音译。

⒌  明 清 时我国伊斯兰教称讲授《古兰经》及其他伊期兰教经典的师长。

国语辞典

经师[ jīng shī ]

⒈  职官名。旧时讲授经义的官吏。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

⒉  泛指传授学识的教师。

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三》:「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⒊  佛教中讲诵经文的人。

⒋  古代抄写经卷的人。

⒌  裱褙书画的人。

分字解释


※ "经师"的意思解释、经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AI解释


词语“经师”的意思:

“经师”指的是专门教授经书(儒家经典)的教师,是古代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肩负着传承文化、道德和价值观的责任。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经师”并没有专门的条目,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经”代表经典、经书,“师”代表教师,合起来即指教授经书的教师。

出处:

“经师”这一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儒家教育传统。在儒家文化中,经师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义词:

经学教师

经学博士

经书讲师

反义词:

俗师(指传授世俗知识的教师)

非经师(指不教授经书的教师)

相关词语:

经书

经学

儒家

教授

师资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经师”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与儒家教育相关的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杨震拜访经师程邈,程邈因故未出,杨震便站在门外等待,雪深及膝也不离去。这个故事体现了对经师的尊敬和对学问的执着。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经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治学严谨,深受学生们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