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柯


拼音fǔ kē
注音ㄈㄨˇ ㄎㄜ

斧柯

词语解释

斧柯[ fǔ kē ]

⒈  斧柄。

⒉  喻指权柄。

⒊  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⒋  山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引证解释

⒈  斧柄。

《逸周书·和寤》:“毫末不掇,将成斧柯。”
汉 贾谊 《新书·审微》:“焰焰弗灭,炎炎柰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⒉  喻指权柄。

汉 蔡邕 《琴操·龟山操》:“予欲望 鲁 兮, 龟山 蔽之,手无斧柯,奈 龟山 何?”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湖北调查部纪事叙例》:“循《春秋》之公例,何必手有斧柯;守笔削之微权,聊以尽其责任。”

⒊  借称媒人。

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议婚》:“润玉 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好逑传》第八回:“在臺兄处事,毫不沾滞,固君子之用心;在我学生旁观,若不成全,亦斧柯之大罪。”

⒋  山名。在 广东省 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唐 韩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赋诗代书》:“斧柯新样胜珠璣,堪赞星郎染翰时。”

国语辞典

斧柯[ fǔ kē ]

⒈  斧柄。

⒉  比喻政权、权柄。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⒊  喻指媒人。

明·朱鼎《玉镜台记·第四出》:「润玉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

分字解释


※ "斧柯"的意思解释、斧柯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斧柯”的意思:

“斧柯”指的是斧头的把柄,比喻事物的根源或基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斧柯”的解释为:斧头之柄,比喻事物的根源。

出处:

“斧柯”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用于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源。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斧柯之末,岂有全者?”

同义词:

根由、源头、本源、基础

反义词:

末梢、末节、枝节、末流

相关词语:

斧头、柄、根源、基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斧柯”的典故,最著名的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庖丁解牛”故事。庖丁是古代的一位厨工,他解牛的技术非常高超,连牛骨的纹理都看得清清楚楚。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解牛如此得心应手时,庖丁回答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故事中,“缘督以为经”即是指找到事物的根源,从而掌握其本质。

网络故事或典故中,“斧柯”也常被用来比喻问题的根源。例如,某人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抓住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找到问题的“斧柯”,导致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斧柯”,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