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语


拼音tú yǔ
注音ㄊㄨˊ ㄩˇ

繁体徒語

徒语

词语解释

徒语[ tú yǔ ]

⒈  犹徒言。

引证解释

⒈  犹徒言。

汉 王粲 《安身论》:“故君子不妄动也,必适於道;不徒语也,必经於理。”
《梁书·江淹传》:“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始谓徒语,乃今知之。”
《隋书·杨素传论》:“则知积恶餘殃,信非徒语。”

分字解释


※ "徒语"的意思解释、徒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徒语”的意思:

“徒语”是指没有根据的空话,徒劳无益的话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空谈无益的言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徒语”条目解释为:“徒,空也;语,言也。徒语,言无实也。”

出处:

“徒语”这个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可见到使用。

同义词:

谬语

空话

虚言

谬论

反义词:

实话

真言

事实

真理

相关词语:

徒劳

徒然

徒步

徒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徒语”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网络流行语,如“空谈误国”,意指只说不做,空谈无益。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的那些徒语,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人感到厌烦。

2. 在会议上,他总是发表一些徒语,让人摸不着头脑,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