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方

词语解释
司方[ sī fāng ]
⒈ 指南车。
⒉ 指示方向。
⒊ 主管南方。
引证解释
⒈ 指南车。
引汉 徐岳 《数术记遗》:“数不识三,妄谈知十,犹川人事迷其指归,乃恨司方之手爽。”
甄鸾 注:“司方者,指南车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圆丘歌·皇夏》:“式道移候,司方迴指。”
⒉ 指示方向。
引《文选·左思<吴都赋>》:“俞骑聘路,指南司方。”
吕向 注:“指南,车名。上有木人,常指其南方,故曰司方。”
《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初, 宋武 平 关中,得 姚兴 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於内转之。 昇明 中, 太祖 辅政,使 冲之 追修古法。 冲之 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马钧 以来未有也。”
⒊ 主管南方。
引三国 魏 曹植 《大暑赋》:“炎帝 掌节, 祝融 司方。”
赵幼文 校注:“司,主也;方,谓南方。”
分字解释
※ "司方"的意思解释、司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地方节度使依然在捍卫边疆以及钳制监司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2.二者关系时而友好时而紧张,但总是很密切;而且媒体公司方面很少有怯懦的时候。
AI解释
词语“司方”的意思:
“司方”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掌管方域、方位或者负责一方事务的官员。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也用来泛指负责某个领域或方面的管理者。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司方”可能被解释为掌管四方或负责一方的职责。
出处:
“司方”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周礼》等,这些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官员的职责分工。
同义词:
掌方
治方
方司
反义词:
不理
放任
漠视
相关词语:
方伯:古代一方诸侯的官职
方域:地域、区域
方政:一方的政治
方略:策略、方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司方”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它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是,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故事,例如《史记》中的“司马迁修史”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方伯作为一方的司方,对当地的治安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责任。
相关词语
- yuán fāng圆方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yào fāng药方
- fāng zhèng方正
- fāng bù方步
- shàng fāng上方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fān sī藩司
- fāng cè方筴
- qián fāng前方
- fāng biàn方便
- fāng cè方策
- dí fāng敌方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xià fāng下方
- sī fǎ司法
- zhōng fāng中方
- lì fāng立方
- hòu fāng后方
- fāng jí方籍
- fāng lüè方略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剑
- cháng fāng tǐ长方体
- fāng dū方都
- wài fāng外方
- wú fāng无方
- fāng shǐ方始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国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tóng fāng同方
- lì fāng tǐ立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