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自乘


拼音zì chéng
注音ㄗˋ ㄔㄥˊ

自乘

词语解释

自乘[ zì chéng ]

⒈  平方,将某个量或符号提升二次幂的行为或过程。

square; involute; multiply a number by itself;

引证解释

⒈  同数相乘。

《汉书·律历志上》:“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鐘,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繇出也。”

国语辞典

自乘[ zì chéng ]

⒈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数相乘,例如 5×5×5的数值算法就是自乘。

分字解释


※ "自乘"的意思解释、自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自乘”的意思:

“自乘”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自己乘以自己,即一个数与自己相乘。在数学中,通常表示为 ( a times a ) 或 ( a^2 )。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自乘”并没有专门的解释条目,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为“自己乘以自己”。

出处:

“自乘”作为一个数学术语,并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在数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概念。

同义词:

1. 自乘

2. 自乘积

3. 自乘数

反义词:

1. 自除(即一个数除以自己,等于1)

2. 分解(将一个数分解为几个因数的乘积)

相关词语:

1. 乘方

2. 平方

3. 立方

4. 乘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数学领域,并没有特别著名的与“自乘”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时会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自乘”的概念。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小明知道一个数的自乘就是它乘以自己,比如 (3 times 3) 就是 (3) 的自乘,结果是 (9)。